新媒体行业前景分析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广播电视加快推动节目融合创新,将新媒体作为媒体营销的主阵地,重构商业模式,打造全媒体IP全产业链运营,统筹MCN资源,“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不断扩大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实现平台营收新突破。
(资料图)
无论是纸媒时代、PC 时代还是移动时代,无论渠道发生何种变化,内容之于新闻资讯行业始终是最关键的竞争要素之一。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竞争日益激烈,传播速度继续加速的背景下,用户对于权威、客观、及时新闻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
2023新媒体产业链发展现状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市场各家媒体对于优质内容的争夺战已经打响,日后必将更加激烈。未来,具有流量、数据资源、资本实力的大平台将汇聚更多媒体资源,优质新闻内容将逐渐向大平台倾斜。先发制人、拥有资源的新闻资讯平台将更可能获得优质内容资源,具备一定优势。入口和媒体更加多元化,最终实现“万物皆媒”。智能硬件,物联网快速发展,装有传感器的一切非媒体“物体”,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随时、随地挖掘新闻信息并实现传播,新闻入口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新媒体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与传统广播影视的产业链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内容提供、网络服务、终端消费等产业环节,但由于传播方式、传播空间、服务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格局与传统媒体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市场形态具体包括: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公共视频载体。
数据显示,2020-2022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在44%左右;2023-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仍较保持1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望接近6000亿元。
目前行业内已经有了573家持证机构,70家备案机构。2020年网络视听收入2943.93亿元,同比增长69.37%。其中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其他收入达2113.13亿元,同比增长87.18%。根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26亿5G用户,占移动用户总数的29%。随着5G的深入推进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视频消费和音频消费占互联网流量的比例将越来越高。
从简单交互,到深度参与,直至出现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这样几乎完全由用户提供内容的产品,媒体与用户日益成为信息传播共同体、价值判断共同体、情感传递共同体。用户的数量、停留时长、参与程度,代表媒体对受众的聚拢吸附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和行为塑造能力,构成媒体视为生命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信息传播正在从专业媒体主导的精英传播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大众传播转变,新媒体内容供给主体已形成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的格局。传统媒体基本完成以“两微一端”为主体的移动传播布局。
目前行业内已经有了573家持证机构,70家备案机构。2020年网络视听收入2943.93亿元,同比增长69.37%。其中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其他收入达2113.13亿元,同比增长87.18%。
政务新媒体应该和网络发言人制度更紧密地结合,但要解决发言人为何总成不了网红的问题。实际上,政务新媒体的人格化,或者叫个性化也确实不好把握,太个性了容易出差错,老是正襟危坐,又和网民产生距离感。虚拟人设是一个可以探讨的方式,与其使用明星代言的翻车风险,不如借助数据手段,打造自身账号的“虚拟出镜者”,毕竟一个可视化的形象更有亲切感。
在短时间内,政务新媒体的定位问题可能难以切分清晰,那么可以通过推荐若干种成功模式的方法,让大家有所参照和学习。比如强化服务功能的、强化舆情引导功能的、强化宣传展示功能的,提供出不同类型的工具包,政务新媒体账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借鉴实施,通过强化优势,来更突出特点特长。
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竞争日益激烈,传播速度继续加速的背景下,用户对于权威、客观、及时新闻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
本报告对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媒体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将帮助新媒体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新媒体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新媒体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准确把握新媒体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新媒体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新媒体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标签: